关键时刻自毁
我们在许多电影中都看过这样一个场景:绝密影片播放完后立即自我销毁,再也播放不了。这还是温和的场景,《碟中谍4:不可能的任务》中,完成了发布任务使命的芯片在五秒钟内就起火自燃了。还有2018年大火的电影《红海行动》,里面出现了一架侦查无人机,它在完成了侦查任务后,还发挥了余热,利用自己的自爆给了恐怖分子重重一击。
再看现实生活中,二战期间,中途岛海战中,日本的赤城号和飞龙号战舰遭到美机轰炸,重伤失去战斗力,为了不让美方获得战舰的制造技术,日军的驱逐舰击沉了它们。
多数时候,我们都舍不得自己的东西毁坏,但是如果这些东西会落入对手之手呢,比如被偷走的机密芯片和深陷敌方的先进武器?这时候影片中那些具有自毁能力的设备就派上了用处,实际上我们现在也有了一些可以自我毁灭的设备,“自杀”方式包括爆炸、熔化、溶化、蒸发等。
热得面目全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像电影一样,在芯片或无人机中安装定时炸药,将它们一“炸”了之。但是即使没有炸药,科学家也可以让芯片“粉身碎骨”。
2015年末,日本富士公司展示了一种外壳材质为康宁大猩猩玻璃的芯片。康宁大猩猩玻璃是美国康宁公司生产的铝硅钢化玻璃,主要应用于防刮划性能要求高的高端智能手机屏幕。后来研究人员改造了它,使得它对温度更加敏感了,这样它在达到临界温度时会很脆弱,一旦触发内置的自毁开关,芯片很快会粉碎成成千上万块很小的几乎不可能进行重组的碎片。
芯片的自毁程序由一个光电二极管控制,当有无线电信号照射到二极管上时就会激活自毁电路,产生足以使玻璃产生裂痕的热量,改造后的玻璃芯片在10秒内就会完全破碎。
除了受热裂开,受热后还会熔解。沙特阿拉伯的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研究小组在2017年造出了一种受热后十几秒就“熔化”的材料。这是一种可膨胀的聚合物材料,通电加热到80℃时可以膨胀到原来的7倍大小,它从内部往外膨胀,看起来就像熔化一样,直到整块材料面目全非。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研究小组展示聚合物材料自熔过程
研究员用这种材料制成了手机芯片的自毁装置,当手机被盗、自毁装置暴露在光下或手机被强行拆开时,GPS感应器、光敏元件或压力传感器就会激活手机的发热电极,电极升温到80℃,自毁装置就会迅速膨胀至原体积的7倍之大并摧毁手机芯片。
溶得悄无声息
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大学的研究人员与中国的科学家合作研发了一个电路,这个电路遇水便会溶解,也就是说环境湿度将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
研究人员在电路中设置了自毁装置,可以自动触发也可以人为触发。当达到触发条件时,自毁装置将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自毁。
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军事场景,还可以用于开发环保装置和一次性可穿戴设备,甚至可以制造可溶解于人体的医疗设备,例如血管支架和骨骼支架。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与霍尼韦尔航空航天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借助外援”的自毁装置:在设备中嵌入“自杀专用毒药包”。自毁控制中心装着铷(化学性质活泼,与水作用能发生爆炸的金属元素)和氟氢化钠的小包等物质,当收到自毁命令时,里面的物质将会发生化学反应,溶解装置。
这种方法的优点很明显,它适用于多种类型和不同大小的设备。如果说上述的其他自毁技术在摧毁较大的设备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毒药包”却不会有此困扰,只要将多个含有“毒药包”的芯片安装在电路板上,即使设备再大,都可以在同一时间摧毁。
不过目前,该装置的应用还是比较有限,因为它只能在“正常”条件下运行,若是热量、水分、温度或其他压力源发生一点异常,“毒药包”就会失控爆发。
光下“人间蒸发”
同样是2017年,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莱昂·贝兰教授另辟蹊径,开发了一种需要降温或者在常温条件下便会自我毁灭的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中的电路是用银纳米线制成的,该电路必须保持在 32℃以上的温度中才能正常使用,如果空气骤然冷却或者即使是室温条件下,电路都会自我溶解。假如将这款电路制成的芯片植入人体内,人体就可以变成信息的活体携带者了,一旦携带者死亡,芯片将会直接溶解。
2019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科尔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制造了一种不需高温高压,正常光照条件就会消失的聚合物材料。
我们现在最常用的高分子聚合物就是塑料了,它的主要成分聚苯乙烯,是一种非常稳定的聚合物,即使它们被加热到高于其熔解温度时,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分解。这是因为聚苯乙烯里有数以千计的化学键,将所有单体分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必须使所有化学键都断裂才能使材料分解。但是科尔制造的新材料与此相反,他用容易成环的醛类物质作为单体制造了聚合物,当它的一个化学键断裂时,其他所有的键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依次断裂开来,所以聚合物可以很快解体。
科尔在聚合物中加入了一种光敏添加剂,当聚合物暴露在阳光下时,添加剂会吸收紫外光并催化聚合物解体,直到聚合物完全消失在空气中。后来研究员们找到了新的添加剂,使得一块聚合物的不同部位可以在不同波长的可见光下解体,还可以控制解体的时间,它不再是一下子就消失的,而能在光下“存活”几个小时。
这个聚合物最先被应用在军事中,科尔用这种材料制造了一架翼展近两米的滑翔机,它能携带重约1千克的物体,可以用来秘密运输物体。当它在黑暗的掩护下来到敌区时,投掷下武器或监听设备,到了白天就会消失无踪。
当然,它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它可以用作环境监测传感器,一旦传感器完成任务,就会自我解体,不会变成新的垃圾,还可以用于制造“有去无回”的运输工具,例如受灾倒塌的房子或坑洞下方,当它完成输送物资的任务时就可以功成身退。最有利的应用莫过于制造塑料袋,如果大家都使用这样的塑料袋,我们就不用担心“白色污染”出现了。
自毁技术所用到的毁灭条件有多种多样,“自杀”要求的条件也并不高,那么如何应用这些技术制造设备,使得设备“在正确的时间死去”,将是决定哪种技术更受欢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