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致力增进民生福祉。2020年,全市1300多万平方米供热设施改造出色完成,垃圾、供水、污水处理厂如期竣工,各项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确保了锦城百姓能够呼吸更新鲜的空气、喝上更洁净的水、度过更温暖的冬天。
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彻底根治燃煤供暖锅炉不达标排放污染顽疾,我市重拳出击启动老旧供热设施改造项目。作为锦州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集中供热管网改扩建工程,工程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建立了以热力集团、大唐锦州热电公司为主,民营供暖企业等热源为辅的“同城一网、一网多源”清洁供热格局。全市共有43台锅炉被纳入老旧供热设施改造项目治理或淘汰范围,其中对9台20吨以上锅炉作为备用调峰锅炉予以保留,并进行提标改造,其余34台全部实施拆除并网。
锅炉拆除后,如何保障全市1300万平方米、涉及40万居民的城市供暖成为必解之题。面对这项“一号民生工程”,两个多月来,市住建局带领700多名工程建设者,在全市不同地段展开了“五加二”“白加黑”“24小时三班倒”的紧张施工。每天都会遇到技术难题,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工程指挥部共召开现场办公会53次,确认设计变更57项,与市发改、财政、审批、生态、水利、交通、交警、驻锦部队、铁路等各级各相关部门协调对接100余次,解决各类问题300余项。随着新建36公里供热主线管网、近10公里支线管网、16座新建换热站、64座改造换热站、城南热源厂启动工程以及大唐热网增容改造工程的全部完成,有效解决了原有热源厂“小马拉大车”超负荷运转的状况,用户全部实现集中供热、安全供热。
与此同时,为彻底解决垃圾场带给周边环境的各种污染隐患,市委、市政府投资约1.3亿元,启动南山垃圾场填埋封场工程。2019年9月18日,占地26万平方米、垃圾库容432万立方米的南山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正式拉开序幕。这是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的重点工程,是锦城人民期望已久的绿色环保工程。考虑到施工期间附近居民会受空气质量影响,垃圾堆体整形工期被调整到冬季。于是,天寒地冻的12月,上百台挖掘机、推土机、翻斗车不停运转,200多名工人穿着棉衣、带着厚重的防毒面具,伴着隆隆的机械声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2020年春节,工人们仅放了3天假就迅速恢复施工。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正常秩序,也给项目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工程指挥部科学组织、精心谋划、严密实施,拿下了一个又一个施工关键节点:3月15日,垃圾堆体整形施工完成;4月15日,HDPE膜覆盖完成;5月15日,山体覆土完成;5月30日,调节池接收渗沥液;6月10日,渗沥液处理设备安装完成;6月15日,草籽播种完成;6月15日,环场道路全线贯通;6月28日,盘山道路全线贯通;6月30日,气体导排火炬点火成功……山上的草籽冒新芽了,污水处理区门前开满了鲜花,附近的居民也悄悄地推开了窗户,迎接着清新的山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同样,为建设青山绿水,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市排水管理公司扩建工程(凌河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这项工程是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任务,解决小凌河棉麻口溢流问题及小凌河西树林断面水质超标问题的重点工程。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松山新区南广路,新建一座日处理能力6.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增设处理规模为3.47立方米/秒的事故排放设施一套。主要包括办公楼、仓库、空压机房及在线检测间、磁分离设备间、污泥脱水间及加药间等9栋建筑物,以及接触消毒池、磁砼沉淀池、活性砂滤池、沉淀池截流井等10项构筑物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34万平方米。开工以来,建设者们冒严寒、斗酷暑、战疫情,历经200余个昼夜的艰辛付出,各项工程全部保质保量完工。有效解决污水溢流问题,小凌河两岸必将呈现一幅水清河美、生态宜居的美丽新画卷。
文:记者杨晓伟
编辑:田静? ? 校对:史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