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污水处理站内出现了一种罕见生物。
经过鉴定,它是诞生于5.5亿年之前的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猫”之称。10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该污水处理站进行了详细探究。
10日下午,记者来到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污水处理站的蓄水池,看到大概10平方米大的水面上盖有铁丝网,池里水质碧绿,几尾锦鲤和几只桃花水母在水里惬意遨游。
这几只桃花水母有一元硬币大小,呈半透明状,沿着像雨伞状的头部, 有一圈乳白色的边。游动时,它们圆圆的头部在水中一伸一缩,推动自己前进。细细的触须随着游动而缓缓摇动,非常灵活可爱。
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污水处理站的负责人张文杰教授带着他的团队一直在着桃花水母。
张文杰教授告诉记者,该处污水处理池是校园内湖泊水处理前的蓄水池。2017年9月初,他带领团队进行日常的水质检测,在取样过程中,无意间发现了类似水母的生物,“但当时它们出现的时间很短,数量很少,并没有引起注意。”
2018年9月,该生物再次现身,但又很快消失了。直到今年9月,它们大批量地出现,最多的时候快覆盖住了整个蓄水池的水面。张文杰教授决定一探究竟,立刻取样进行鉴定。
最终,经过上海一家基因公司对该生物的基因测序,它们被鉴定被桃花水母。
据,桃花水母一种淡水水母,诞生在约5.5亿年前,出现的时间比恐龙还早,是一种濒临绝迹、古老而珍稀的腔肠动物。
2002年3月,桃花水母被正式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生物”,因而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研究专家认为,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张文杰教授说,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我们国家最早文字记录有关于桃花水母的发现地是湖北省,而全国能够持续3年观察到桃花水母的记录更是屈指可数。由于桃花水母生活在湖泊、池塘、江河中,对水环境的要求极高,要求生活水域洁净呈微酸性,因此能从污水处理站抽取的水样中观察到桃花水母,也说明周边的水质环境是比较好的。
桂林晚报(记者刘净伶 见习记者曾思怡)